

【万企兴万村·特色农产品】蒲汪葡萄:多措并举写好葡萄“大文章”
日前,由临沂市工商联(市总商会)、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光彩会、市农发行、市农行等7家单位牵头成立的市“万企兴万村”行动工作推进组,公布了临沂市第二批“万企兴万村”行动特色农产品名单,确定了特色农产品36个。
2023年,临沂市“万企兴万村”行动工作推进组公布首批“万企兴万村”行动特色农产品14个。目前,两批共确定特色农产品50个,通过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提升,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更多民营企业广泛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为助力我市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从今日起继续开设“万企兴万村·特色农产品”专栏,聚焦聚焦农产品,书写乡村振兴产业“大文章”。
蒲汪葡萄:多措并举写好葡萄“大文章”
蒲汪葡萄主产地位于郯城县高峰头镇蒲汪二村,种植面积约为1200亩,已引进茉莉香、巨峰、阳光玫瑰、尼娜皇后等20余个优质品种,亩产可达5000斤,亩产值约9万元,除去苗木款和生产资料等,每亩纯利润约为6万元。“蒲汪葡萄”已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成功申报长三角农产品供应基地,蒲汪二村被省农业厅评为“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沭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先后荣获“山东省农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郯城县十佳农民合作社”等荣誉称号。
培养壮大新型经营主体
依托沭丰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由县农发集团注资2000万元,成立强村公司,作为农发集团下属子公司,推动企、村、农户、合作社四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建设蒲汪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高标准暖棚24个,试点推行“棚贷模式”,种植户按揭购买大棚,解决种植户资金难题。县农发投资2000万建设连栋大棚34个、种植示范棚4个,引导村民从“土法”种植向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种植转型,以高标准高质量种植实现种植模式和产品质量的提档升级。
积极拓宽葡萄销路,目前已与鲁商集团达成葡萄订购协议,预计三年内,蒲汪葡萄产业能够带动集体经济增收超过50万元。
科技赋能助力丰产丰收
引入万科集团旗下的北京六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乡村振兴科技赋能合伙人。合作社使用“万农公社”信息化数字化管理系统,通过SAAS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合作社的数字化高效管理、规范管理、透明管理,把标准化生产管理规程简单拆解为“什么时间”“什么农事操作”“用什么农资”“用多少”,实现葡萄种植的规范化、科学化,提供葡萄种植所需的生产资料及技术等支持,有效降低种植户的生产成本,提高葡萄品质。
四雁联盟强化人才支撑
充分发挥“党群同心、四雁先行”引领作用。聚焦“谁来领、谁来干、怎么干”,依托高峰头镇乡村振兴“四化融合”示范片区,成立葡萄产业“四雁联盟”,借助北京六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优势,围绕葡萄种植、品控管理、产销售运等重点问题,开办“四雁夜校”2次,累计培育“头雁”48人、“鸿雁”22人、“归雁”8人、“雁阵”12个。
组织市、县高素质农民培训42人,成功申报农民初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1人,培训各类农民技能人才120人。引导四雁人才和群众共同参与产业发展,有效促进一二三产融合,构建“四雁联盟、同心共富”新格局。
产业链延伸拓宽增收途径
拓宽“村村联动、村社联营、村企共建”增收路径,后高峰头西党支部投资200万元,领办建设助农恒温库,通过探索“飞地”流转模式,有效破解土地资源类型限制,将冷库服务半径扩大至14个自然村,延长葡萄销售周期,助力农户实现错峰销售,用“时间差”换取“价格差”,让合作社、种植户实现“丰产又丰收、好货卖好价”,预计每斤葡萄可提高收益2-3元。
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积极作用,以临沂益匹马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推行“企业+基地+农户+订单”模式,实现产前有订单、产中有服务、产后有保障,既保障了相对稳定的销售价格,又解决了销路,极大调动农户种植积极性。